《輕時應該去遠方》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散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輕時應該去遠方 肖復興 ①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無愧無悔的話,在我看來,就是你的童有游戲的歡樂,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經歷,你的老有難忘的回憶。 ② 寒假的 輕時應該去遠方
肖復興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無愧無悔的話,在我看來,就是你的童有游戲的歡樂,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經歷,你的老有難忘的回憶。

寒假的時候,兒子從美國發(fā)來一封
E-mail
,告訴我他要利用這個假期,開車從他所在的北方出發(fā)到南方去,并畫出了一共要穿越的
11
個州的路線圖。出發(fā)后的第三天,他從得克薩斯州的首府奧斯汀打來電話,興奮地對我說,那里有寫過《最后一片葉子》的作家歐
·
亨利的博物館,而在昨天經過孟菲斯城時,他參謁了搖滾歌星貓王的故居。

我羨慕他,也支持他,輕時就應該去遠方漂泊。漂泊,會讓他見識到他沒有見到過的東西,讓他的人生半徑像水一樣蔓延得更寬更遠。

我想起有一初春的深夜,我獨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車站等候換乘的火車,寂靜的站臺上只有寥落的幾個候車的人,其中一個像是中國人。我走過去一問,果然是,他是來接人。我們閑談起來,我知道了他是從天津大學畢業(yè)到這里學電子的留學生。他說了這樣的一句話,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多,我依然記憶猶新:

我剛到柏林的時候,兜里只剩下了
10
美元。

就是懷揣著僅僅的
10
美元,他也敢于出來闖蕩。我猜想得到他為此所付出的代價:異國他鄉(xiāng),舉目無親,餐風宿露。漂泊是他的命運,也成就了他。

我也想起我自己,在比兒子還要小的紀,驅車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

大煙炮兒

一刮,就先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天寒地凍,路遠心迷,仿佛已經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斷線的風箏,不知會飄落到哪里。但是,它讓我見識到了那么多的痛苦與殘酷的同時,也讓我觸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鄉(xiāng)情與故人,而這一切,不僅譜就了我青春的曲線,也成了我今天難忘的回憶。

沒錯,輕時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遠方想像得那樣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為了多品嘗一些人生的滋味,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絕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飲咖啡。但是,也只有輕時才有可能去漂泊。

青春,就應該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氣單薄,個頭又小,還沒有能力長出飛天的翅膀,也要借著風力飄向遠方。哪怕是飄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闖一闖這未開墾的處女地。這樣,你才會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窗;你才會看見,眼前不再只是一面堵心的墻;你也才能夠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沒完沒了的堵車、夜晚時沒完沒了的電視劇。

我想起泰戈爾在《新月集》里寫過的詩句

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給我,我就給它安裝一百只槳,揚起五個或六個或七個布帆來
……
我將在絕早的晨光里張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時候,我們將在一個陌生的國王的國土上了。

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來別人的船張帆出發(fā)吧,就別到愚蠢的市場去,而先去漂泊遠航吧。只有輕時去遠方漂泊,才會擁有這樣充滿泰戈爾童話般的經歷和收益,那不僅是他書寫在心靈中的詩句,也是你鐫刻在生命里的輪。
1
、文章寫了三個

輕時去遠方

的故事片段,請分別概括:

兒子利用寒假,在美國開車從他所在的北方出發(fā)到南方去游歷。


一個天津大學畢業(yè)的輕人為了學習,懷揣著
10
美元,獨自闖蕩柏林。






在比兒子現(xiàn)在還小的紀,驅車北上,跑到了北大荒,吃了不少的苦。

2
、第

段中帶點的

這一切

指代:



見識到的那么多的痛苦與殘酷,以及



觸摸到的那么多美好的鄉(xiāng)情與故人。

3
、對

漂泊

一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B

A
、隨水流飄蕩停泊
B
、到遠方去闖蕩
C
、為生活所迫到處奔走
D
、流落異國他鄉(xiāng),風餐露宿
4
、縱觀全文,作者的觀點是:輕時應該去遠方。
理由

漂泊,會讓他見識到他沒有見到過的東西,讓他的人生半徑像水一樣蔓延得更寬更遠。


漂泊能成就一個人。


漂泊的經歷能譜就人青春的曲線,也能成為一個人老時難忘的回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huzhong/398872.html

相關閱讀:畢淑敏《孝心無價》閱讀答案
閱讀《老陽兒》(肖復興)有答案
豐子愷散文《蜜蜂(15分)》閱讀
《一個美麗的錯誤(16分)》閱讀答案
閱讀《囚綠記》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