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秋冬的黃葉一樣飄零
凌鷹
①
我這里要說的是我對一種文字的理解。這種文字就像瀟水上的一只只水鳥,她最早只是在瀟水上空零零散散地飛翔,將一片片純凈的羽毛飄落到瀟水河畔和瀟水那些深深淺淺的漩渦里。應(yīng)該說,在瀟水放排撐船的水手中,是有一些人見識過這種文字水鳥的。更準確一點說,那些孤獨而浪漫的水手最初是先看見那些放飛文字的女子然后才開始關(guān)注那些在瀟水的水霧云煙間飛來飛去的文字的。這種文字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認定是世界瑰寶。盡管那些最早在瀟水見識過那種文字水鳥的水手們絕大部分已經(jīng)化作了歲月的流水,而這種叫做女書的文字卻依然在瀟水河畔一個叫普美村的村莊內(nèi)外長一聲短一聲地嗚咽孤鳴。
②
無論在普美村親眼看見那些女書,還是在一些有關(guān)女書的資料和書籍上見到這些文字,我都覺得這整體字形往一邊傾斜的文字就是一只只正在酣睡的水鳥。這就讓我驚然想到,這些文字的水鳥一定非常的疲憊非常的孤清了。因為她們在這漫長的時光里,一直就在孤獨無助地飛翔,她們很想飛出普美村飛出瀟水,很想飛到她們應(yīng)該抵達的一種境地?墒,她們畢竟是女性化的,過于輕靈過于嫵媚,過于陰柔過于婉約。她們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是用女人的一腔百折柔腸寫就的,都是用女人的一縷縷情絲織就的,都是用女人的淚光和嘆息凝結(jié)起來的。這樣的文字,只有女人才能透徹地解讀!
③
所以,我們現(xiàn)在來破譯那些幸存的女書,已然再也看不到那些沾在女書上的淚水和嘆息了,看不到女書里的那種水靈和鮮活了。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串奄奄一息、疲憊不堪、傷痕累累的文字!
這些文字以水鳥求生的方式在瀟水的上空歷經(jīng)了一個個風(fēng)霜雪雨的日子,才堅韌地活到了今天。
④
當然,一部分女書還是無奈地死去了,在沒有人給她們哪怕一點點養(yǎng)分的情況下,她們只能像極度饑餓極度寒冷的水鳥一樣一只只地餓死在瀟水的某些角落,化作我們此刻的遺憾和追問!
今天,遺留下來的女書文字,竟然不足三千。這些遺落和消亡的文字,只能成為我們無邊的懷想。
⑤
我經(jīng)常臆想一群身穿藍色印花衣裳的女子結(jié)伴走向一條河的碼頭。她們手挎竹籃,用一種類似于鳥叫一樣的語言相互對話。
⑥
這是一群浣紗的女子。她們將紗浣得雪白,也將心事浣得雪亮。
⑦
精于“
女紅”
是這個地方的女子必修的課題。女書也就在這樣一種針線交織的手工勞作中潛滋暗長著。用女書對話,用女聲唱歌便成了一些女性浣紗織布、做鞋繡花時最生動和最凄絕的聲音與歌謠。
⑧
于是,更多的時候,在普美村附近,隨時都會有一陣陣織布聲像瀟水的輕波淺浪和都龐嶺的山風(fēng)一樣,猶輕猶重、猶長猶短地在時空的縫隙里低吟淺唱。這幽遠的織布聲與織布女子用女書的對話抑或女書的歌吟,一直響徹到今天和以后的歲月,它令我們所有熱愛語言的人們不得不沉默。我們只有在沉默中傾聽,才能感知到這個不大的、甚至是非常弱小的女性世界的存在,才能感知到這個弱小的語言王國無可窮盡的甜潤與苦澀。
⑨
可是,除了這些村莊里的女子對這種曠世語言的無助的挽留和呵護,幾乎再也沒有人認真地用心去傾聽過。于是,她們只有把這種語言和文字帶走。
⑩
當我們今天得知,那個地方凡是懂得女書的女人在她們臨死前總要囑咐自己的后代、親友將記載她們一生的所有女書都要焚化或放進她們在另一個世界居住的“
老屋”
里時,我們可能會想到這是一種祭奠。不可否認,這的確是她們的一種初衷。但我卻依然固執(zhí)地認為,這更隱含了她們對這個世界唯一的一次反叛與憂怨,這更是她們對女書的另一種呵護與熱愛。她們不愿讓這些與她們的終生息息相關(guān)的女書在人間像秋冬的黃葉一樣一片一片地飄零,她們寧愿帶到身邊,在世界的另一頭再選擇一個浣紗的碼頭,靜心地回味和閱讀。
1
.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概括說明第②
段“
她們很想飛出普美村飛出瀟水,很想飛到她們應(yīng)該抵達的一種境地”
句子中的“
境地”
的具體內(nèi)涵。(4
分)
2
.文章指出遺留至今的女書文字已不足三千,大部分都已遺落或消失。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概括說明“
女書”
難以流傳的原因。(6
分)
3
.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概括分析作者以“
像秋冬的黃葉一樣飄零”
為題的用意。(4
分)
4
.第⑧
段中,作者既說“
這個語言王國是弱小的”
,但又說它有“
元可窮盡的甜潤與苦澀”
,請結(jié)合文本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6
分)
參考答案:
1
.“
境地”
之一是想使女書在更廣的范圍流傳;(2
分)“
境地”
之二是渴望被人理解、有人傾聽、為人所用。(2
分)
2
.①
流傳或傳播范圍很小,文字僅停留于瀟水河畔;②
使用面很窄,只有女人才能透徹地解讀;③
了解文字的人很少,很少有人認真地用心去傾聽過;④
文字流傳的結(jié)果很特殊,懂得女書的女人臨死時都帶著女書而去。(
答出三點即可,每點2
分)
3.
以“
像秋冬的黃葉一樣飄零”
為標題,表明女書正在逐漸遺落和消亡,難以長久流傳;(2
分)
突出體現(xiàn)了作者對女書命運的無奈和感傷,(
或懷想和惋惜)(2
分)
。
4
.在常人看來,
“
女書
”
作為遺落和消亡的文字,只能成為我們無邊的懷想,因而顯得十分
“
弱小
”
;
(2
分
)
但
“
女書
”
凝聚著女人的百折柔腸、縷縷情絲,傳達出最生動、最凄絕的聲音,
(2
分
)
凸顯出女陛對這個世界的反叛與憂怨,內(nèi)容豐富,意味深長,值得玩味。
(2
分
)(
意思點到即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huzhong/444257.html
相關(guān)閱讀:《枕邊的夜鶯》閱讀答案
中考散文閱讀《感恩的心》有答案
《不完滿才是人生(10分)》閱讀
《能給予就不貧窮》閱讀答案
《冬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