嚆矢的
《莊子·在宥》:“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跖嚆矢也。”怎么知道曾參、史魚不是夏桀、盜跖之流的向導呢!嚆矢:響箭。古時盜賊搶殺,先發(fā)響箭作為信號。后人取“嚆矢”比喻事物的開始或先導。曾:曾參,孔子的弟子。史:史魚,春秋時衛(wèi)大夫。二人是當時的賢者,人生感悟。桀:夏朝末代君主,以昏暴失國。跖:戰(zhàn)國初的農民起義者,舊時統(tǒng)治者誣蔑他行不義。莊子認為圣和智是竊國的工具,仁和義是兇暴的資本,所以曾、史之所為,可被桀、跖所利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iyu/23298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