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頂
詞語(yǔ):灌頂
拼音:guàn dǐng 注音:ㄍㄨㄢ? ㄉㄧㄥˇ
引證解釋梵語(yǔ)的意譯。原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儀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門或繼承阿?梨位時(shí),必須先經(jīng)本師以水或醍醐灌灑頭頂。灌謂灌持,表示諸佛的護(hù)念、慈悲;頂謂頭頂,代表佛行的崇高。 唐 法崇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疏》:“所謂灌頂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門先訪師主大阿?梨,建立道?,求灌頂法,入修三密,愿證瑜伽,猶如世間輪王太子,欲紹王位,以承國(guó)祚,用七寶瓶,盛四大海水,灌頂方承王位,故號(hào)佛子。” 唐 顧況 《行路難》詩(shī)之三:“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國(guó) ,與汗灌頂,病立愈,遂興?教。”
本文來(lái)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iyu/520956.html
相關(guān)閱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