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近義詞】:跌跌撞撞、左搖右晃、晃晃悠悠、搖搖晃晃
【反義詞】:健步如飛、四平八穩(wěn)、穩(wěn)穩(wěn)當當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頭重腳輕,對明月眼紅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風東倒西歪。踉踉蹌蹌上山來,似當風之鶴;擺擺搖搖回寺去,如出水之龜。”
【成語解釋】踉蹌:走路不穩(wěn)。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踉踉蹌蹌造句】你看他走路踉踉蹌蹌的。
【踉踉蹌蹌的成語故事】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魯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來舊性未改,睜起雙眼,罵道:“直娘賊!你兩個要打酒家,俺便和你廝打!” 門子見勢頭不好,一個飛也似入來報監(jiān)寺,一個虛拖竹篦攔他。智深用手隔過,張開五指,去那門子臉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蹌蹌,卻待掙扎;智深再復一拳,打倒在山門下,只是叫苦。魯智深道:“酒家饒你這廝!”踉踉蹌蹌顛入寺里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iyu/88788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