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政治(理科班)試題本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注意:理科班開卷考試!文科班閉卷考試!第Ⅰ卷(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1朱熹小時候就問其父親,“天上有何物”;陸九淵三歲就問父親“天地到底有沒有盡頭”并為此而廢寢忘食;波普爾八歲時就思考:空間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這些人后來都成為了大思想家,這應該說跟他們小時候善于思考有關。這些故事說明 ( ) ①哲學源于人們對自然萬物的驚訝 ②反思性是哲學的重要屬性 ③哲學源于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④哲學的任務是對現(xiàn)實東西的質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天人合一”觀念,指導了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今天科學發(fā)展觀提出“統(tǒng)籌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思想對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必將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可見( )A.哲學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B.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C.真正的哲學能夠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D.哲學是現(xiàn)世的智慧.①自然科學與哲學是相互聯(lián)系的 ②哲學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它是科學之科學③研究自然科學的歸宿和目的就在于推動哲學的進步和發(fā)展 ④自然科學需要哲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A.哲學是世界觀和具體科學的統(tǒng)一B.哲學就是科學的世界觀和具體知識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是具體科學知識的總結概括D.哲學決定世界觀 世界觀決定具體知識5.下列說法正確反映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的是( )A.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C.神靈天意決定社會變化 D.物是觀念的集合下列屬于唯物主義的有 ( )①人病則憂懼,憂懼則見鬼 ②理生萬物,理主動靜③人的正確認識來自于社會實踐 ④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①客觀唯心主義 ②主觀唯心主義 ③形而上學觀點 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①反映時代要求和任務的哲學思想使社會變革的先導 ②社會變革推動人類思想的解放③現(xiàn)代化發(fā)端和發(fā)達于歐洲是人類歷史的必然 ④A. 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A.B.C. D..①堅持科學的實踐觀點 ②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 ③他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jīng)過實踐反復檢驗 ④是無產(chǎn)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人們遠在知道什么是辯證法以前就已經(jīng)辯證的思考了”。這說明 ( ) A. B.C. D.下列屬于物質范疇的是( ) A.人腦 生產(chǎn)關系 B.生產(chǎn)力 思想觀念 C.國家 馬克思主義 D.基本路線 科學理論 13. 赫拉克利特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當中包含的靜止與運動的關系與下列哪個觀點相符? ( ) A.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B.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C.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D.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14. 在城市建設中出現(xiàn)了千篇一律的現(xiàn)狀,都在建高層樓、都在鋪濱河路、 都在修大廣場、有些地方甚至不顧當?shù)貙嶋H情況,破壞古剎風景搗毀人文古跡來達到所謂得現(xiàn)代化要求。這些做法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①加強對現(xiàn)代化建設的質量要求 ②人們在城市建設中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③意識對物質有正確的指導作用 ④一切從實際出發(fā)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5.①人的意識受主體因素的制約 ②意識人腦對客觀事物虛幻的反應 ③人的意識受社會實踐水平的制約 ④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應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A.B.C.D..①實踐是主觀間之于客觀的活動 ②人類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③認識的發(fā)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④只有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才能獲得正確認識A.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①④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20.“造燭為求明,求知為運用,學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種,終無收獲”,這一論斷是在強調( )A.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標準21.在古代歐洲,有過這樣一首詩:“那時候,上面的青天還沒有稱呼,下面的大地也沒有名字,其阿瑪詩(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萬物都和水連在一起!边@首詩體現(xiàn)的是 ( )A.樸素唯物主義觀點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D.唯心主義觀點.A.B. C.D.. 真理所具有的特點有 。ā 。倏陀^性 ②具體條件性③自主創(chuàng)造性 ④計劃性、目的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4.① 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②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是具體的歷史的 ③認識應服務于實踐 ④社會意識的變化獨立于社會存在的變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傥ㄎ镏髁x與辯證法、谖ㄐ闹髁x與形而上學 ③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④辯證法與形而上學A.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①④ (1分).(分)(1分.(1分)甘肅省康樂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er/22667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