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三11月模擬考試生物試題選擇題(30小題,每題1.5分,共45分)1.代謝旺盛的細胞中,不會上升的是A.線粒體數(shù)量B.核DNA數(shù)量 C.自由水比例 D.核糖體數(shù)量2.()3.某生物興趣小組在密閉玻璃溫室內進行植物栽培實驗,他們對溫室內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進行了24 h測定,得到如圖所示曲線,則以下說法有幾種是正確的①c、e兩點的光合速率為零②c、d之間的區(qū)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③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④進行細胞呼吸的區(qū)段只有ab段和fg段A.1種說法正確B.2種說法正確C.3種說法正確D.4種說法正確4.如圖是人體局部內環(huán)境示意圖。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①結構和②結構的細胞所處的具體內環(huán)境不完全相同B.人體攝入的營養(yǎng)物質太少,會使A液減少C液增多C.③的有氧呼吸產物可參加體液調節(jié)D.C液中可發(fā)生丙酮酸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5.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了化合物b,如圖所示,則敘述正確的是A.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B.在禽流感病原體、幽門螺桿菌體內b均為4種C.ATP脫去兩個高能磷酸鍵,可形成b,a為核糖 A.甲圖只能表示有絲分裂的前期和中期B.當植物根對礦質元素吸收量達到圖乙中的n點時,其吸收速率不再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受土壤溶液中離子濃度的限制C.當用圖丙中m點所對應濃度的生長素處理芽時,既不促進也不抑制芽的生長,但此時芽本身生長D.當酶的活性達到k時,其對應的溫度叫酶的最適溫度,所有酶的最適溫度都是相同的右圖表示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部分調節(jié)機制。下列表述錯誤的是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則①包括抗體、淋巴因子等B.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有神經和體液調節(jié)等C.寒冷時,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戰(zhàn)栗的神經中樞是大腦皮質的身體感覺中樞D.若②表示促甲狀腺激素,則的分泌量不僅僅受甲狀腺素的調節(jié)9.比特爾等在1941年提出了“一個基因一種酶假說”。在生物體內,各類物質或分子是經過一系列代謝步驟合成的,每一步都受特定的酶所催化,F(xiàn)假設已分離到某微生物的5種突變體(1-5),它們都不能合成生長所需的物質G,但是該微生物在合成途徑中,物質A、B、C、D、E都是必需的,但不知它們的合成順序;于是分析了這幾種物質對各種突變體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表示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中加入相應物質,微生物能正常生長,“―”表示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中加入相應物質,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長。)加 入 的 物 質ABC DEG突變體1――+――+2――+―++3―――――+4+―+―++5+―++++請分析突變體4在哪兩種物質之間合成被阻斷 A.B和D B.D和A C.A和E D.E和C10,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 AA的植株表現(xiàn)為大花瓣,Aa的為小花瓣,aa的無花瓣;ò觐伾芰硪粚Φ任换騌、r控制,基因型為RR和 Rr的花瓣是紅色,rr的為黃色,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若基因型為 AaRr的親本自交,則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A.子代共有9種基因型, B.子代共有6種表現(xiàn)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為 D.子代的紅花植株中R的基因頻率為11,下圖表示真核細胞中核基因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過程中堿基配對情況相同B②③過程發(fā)生的場所相同C①②過程所需要的酶相同D③過程中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由左向右.某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1%,色盲在男性中的發(fā)病率為7%,F(xiàn)有一對表現(xiàn)正常的夫婦,妻子為該常染色體遺傳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攜帶者。那么他們所生男孩中,同時患上述兩種遺傳病的概率是A.4B.8C.200D.0015.依據(jù)基因重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術或生理過程沒有發(fā)生基因重組的是 16.如圖是一個雙隔水槽,在中隔的中間有一小孔,在小孔處用半透膜 (葡萄糖不能通過)將兩槽完全隔開,左槽中裝有麥芽糖溶液,右槽中裝有蔗糖溶液,兩側的液面等高。蔗糖溶液和麥芽糖溶液的物質的量相等。然后在左右槽中各加入等量的麥芽糖酶液。下面是一些關于這個實驗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①左槽液面上升 ②右槽液面上升 ③利用了酶的專一性 ④利用了酶的高效性⑤利用了酶的催化特性 ⑥利用了麥芽糖酶的蛋白質的特性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17. 關于植物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加 B.染色體組非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新基因的產生 C.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 D.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18.下列關于生物進化問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生殖隔離是地理隔離的必然結果 ②不同物種之間必然存在生殖隔離③種群基因庫間出現(xiàn)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④隔離.可遺傳的變異和自然選擇導致了物種的多樣性⑤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⑥自然選擇導致了生物的定向變異與進化 ⑦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⑧自然選擇是定向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⑦⑧C.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⑤19.下圖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裝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假設裝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裝置二中的液滴不動,說明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B.假設裝置一中的液滴不動,裝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只進行無氧呼吸C.假設裝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裝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D.假設裝置一和裝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動,說明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或只進行無氧呼吸A.①②B.③④⑤C.①⑤ D.②③④21.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一種特殊結構,主要由特定的DNA序列與蛋白質構成,其主要生物學功能是保證染色體末端完整復制,使染色體結構保持穩(wěn)定。當端粒酶存在時,在染色體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DNA,以保持端粒長度。端粒酶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端粒酶RNA.端粒酶相關蛋白和端粒酶逆轉錄酶。右圖為細胞分裂時,在有、無端粒酶情況下染色體結構變化的示意圖。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端粒酶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B.無端粒酶時端粒逐漸縮短可能導致細胞分裂次數(shù)有限C.端粒酶的存在使細胞能長久保持分裂能力且不發(fā)生癌變D.對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長人類壽命22. 某生物個體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經秋水仙素加倍,再自交后代出現(xiàn)aaaabbbb的幾率是 A.B.6 C.6D.29623.某種植物果實甜味(A)對酸味(a)為顯性,子葉寬大(B)某對狹窄(b)A. 種皮1和果皮1的基因組成都是aabb,與傳粉過程中 花粉的類型有關。B. 果實1的味道是甜味,果實2的味道是酸味。C. 胚2發(fā)育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有9種,但這種植株所結果實的味道只有兩種。D. 在F1植株上種皮出現(xiàn)了性狀分離現(xiàn)象。24. 育種專家在稻田中發(fā)現(xiàn)一株十分罕見的“一稈雙穗”植蛛,經鑒定該變異性狀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這種現(xiàn)象是由顯性基因突變成隱性基因引起的 B.該變異株自交可產生這種變異性狀的純合個體 C.觀察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可判斷基因突變發(fā)生的位置 D.將該株水稻的花粉離體培養(yǎng)后即可獲得穩(wěn)定遺傳的高產品系25. 三體綜合征患兒的發(fā)病率隨母親生育年齡的增大而呈指數(shù)級增加,則預防該遺傳病的主要措施是 ①適齡生育 ②基因診斷 ③染色體分析 ④B超檢查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AA占25%,Aa占50%,aa占25%。這三種基因型的個體在某一環(huán)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競爭能力:AA=Aa>aa.,則在長期的選擇過程中,下圖中哪個圖能比較正確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間的比例變化情( )27. 基因A與a1、a2、a3之間的關系如圖,該圖不能表明的是( )A.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現(xiàn)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C.正常基因與致病基因可以通過突變而轉化 D.這些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8.下圖表示人體內化學物質傳輸信息的3種方式。神經遞質和性激素的傳輸方式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29.下圖表示神經元聯(lián)系的一種形式,與此相關的表述正確的是 A.刺激a處,會導致b處連續(xù)興奮或抑制,c處也發(fā)生電位變化B.刺激b處,不會引起a和c處發(fā)生電位變化?C.刺激c處,a和b處都會產生興奮?D.刺激a處,b、c同時產生興奮或抑制30.關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關比較,不正確的是 A.均使感染者發(fā)燒,因此兩者抗原相同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體后均能引發(fā)特異性免疫反應 D.均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而改變傳染性二、非選擇題31. (9分)中心法則揭示了生物遺傳信息由DNA向蛋白質傳遞與表達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a、d所表示的過程分別是 和 。(2)需要tRNA和核糖體同時參與的過程是 (用圖中的字母回答)。(3)a過程發(fā)生在真核細胞分裂的 期。(4)在真核細胞中,a和b兩個過程發(fā)生的主要場所是 。(5)能特異性識別信使RNA上密碼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攜帶的分子是 。(6)RNA病毒的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的途徑有(用類似本題圖中的形式表述):① ;② 。32.(12分)水稻動態(tài)株型與正常株型是一對相對性狀。動態(tài)株型主要特征是生長前期長出的葉片與莖桿夾角較大,葉片伸展較平展,生長后期長出的葉片直立(與莖桿夾角較。,使株型緊湊,呈寶塔型,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長出的葉片都較直立。動態(tài)株型產量比正常株型高20%。為研究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科學陜西省西安鐵一中、鐵一中國際合作學校2014屆高三上學期11月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san/24112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