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
4
題。
張文定公齊賢,以右拾遺為江南轉(zhuǎn)運使。一日家宴,一奴竊銀器數(shù)事
①
于懷中,文定自簾下熟視不問爾。后文定晚為宰相,門下廝役往往侍班行
②
,而此奴竟不沾祿。奴隸間再拜而告曰:“某事相公最久,凡后于某者皆得官矣。相公獨遺某,何也?”因泣下不止。文定憫
③
然語曰:“我欲不言,爾乃怨我。爾憶江南日盜吾銀器數(shù)事乎?我懷之三十不以告人,雖爾亦不知也。吾備位宰相,進(jìn)退百官,志在激濁揚清,敢以盜賊薦耶?念汝事吾日久,今予汝錢三百千,汝其去吾門下,自擇所安。蓋吾既發(fā)汝平昔之事,汝其有愧于吾而不可復(fù)留也。”奴震駭,泣拜而去。
【注】①數(shù)事:若干件。事物的一件叫一事。②班行:按位次封官。③憫:同情。④
激濁揚清
:斥惡揚善。
1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
)因
泣下不止
因
:
(2
)
我
懷
之三十不以告人
懷
:
2
.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
分)
蓋吾既發(fā)汝平昔之事,汝其有愧于吾而不可復(fù)留也。
3
.張文定做了宰相后為什么沒有給侍候自己時間最長的仆人安排官職?(2
分)
4
.
張文定對待仆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
.
2
分
(
1
)于是(不能解釋為:因此、因為)
(
2
)
藏在心中
2. 3
分
(
因為)我既然揭發(fā)這件過去的事,你也必然有愧于我而無法再留下。(“蓋”是句首發(fā)語詞)
3. 2
分
因為這位仆人在張文定舉行家宴的時候偷了
銀器,被張文定認(rèn)為品行不端,不適合做官。
4. 3
分 示例1
:
客觀公正地對待人的錯誤,多一份理解與關(guān)心,指出其錯誤,給人以改正的機會;同時也應(yīng)未雨綢繆,把他人的錯誤當(dāng)成自己學(xué)習(xí)的機會,使自己或身邊的人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示例
2
:
寬容的對待別人的錯誤(1
分)
;適時指出別人的錯誤,給別人改正錯誤的機會(
1
分);知人善用(或公正用人)(
1
分)。
[
參考譯文
]
張齊賢,從右拾遺升為江南轉(zhuǎn)運使。一天舉行家宴,一個仆人偷了若干件銀器藏在懷里,齊賢在門簾后看見卻不過問。后來,齊賢晚任宰相,他家的仆人很多也做了官,只有那位仆人竟沒有官職俸祿。這個奴仆乘空閑時間再次跪在齊賢面前說:“我侍候您時間最長,比我后來的人都已經(jīng)封官,您為什么獨獨遺忘了我呢?”于是哭泣不停。齊賢同情地說:“我本來不想說,你又會怨恨我。你還記得在江南時,你偷盜銀器的事嗎?我將這件事藏在心中近三十沒有告訴過別人,即使你自己也不知道。我現(xiàn)在位居宰相,任免官員,激勵賢良,斥退貪官污吏,怎能推薦一個小偷做官呢?看在你侍候了我很長時間,現(xiàn)在給你三十萬錢,你離開我這兒,自己選擇一個地方安家吧。因為我既然揭發(fā)這件過去的事,你也必然有愧于我而無法再留下。”仆人十分震驚,哭著拜別而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595984.html
相關(guān)閱讀:《上谷郡君家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諫成帝營陵寢疏》閱讀答案
《妖術(shù)》閱讀答案(附翻譯)
“宗炳,字少文,南陽涅陽人也”閱讀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