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題。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
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
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
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秦王飲酒酣,曰:“
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
某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藺相如前曰:“
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秦王怒,不許。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
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
某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之群臣曰:“
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
藺相如亦曰:“
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節(jié)選自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
拔:攻下
B.
寡人竊聞趙王好音
竊:私下
C.
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靡:倒下
D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
竟:完畢
5
、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方藺相如/
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
勢不過誅/
然士或怯懦/
而不敢發(fā)/
相如一奮/
其氣威信敵國/
退而讓頗/
名重泰山/
其處智勇/
可謂兼之矣/
B.
方藺相如/
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
勢不過誅/
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
相如一奮其氣/
威信敵國/
退而讓頗/
名重泰山/
其處智勇/
可謂兼之矣/
C.
方/
藺相如引璧睨柱/
及叱秦王左右/
勢不過誅/
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
相如/
一奮其氣威信敵國/
退而讓頗/
名重泰山/
其處智勇/
可謂兼之矣/
D
.方藺相如引璧睨柱/
及叱秦王左右/
勢不過誅/
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
相如一奮其氣/
威信敵國/
退而讓頗/
名重泰山/
其處智勇/
可謂兼之矣/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在秦王提出秦趙兩國修好后,趙王攝于秦王的威勢,不敢前往。此時,廉頗和藺相如建議趙王赴會,是為了維護趙國的尊嚴。
B.
廉頗的保駕護航使秦王想在澠池會上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陰謀沒有得逞,藺相如的膽識和勇敢又展示了趙國不甘臣服的精神。
C.
在澠池會上,秦御史書曰“
令趙王鼓瑟”
的“
令”
字別有深意,這個“
令”
字,意在顯示秦王的威勢和秦國的強大,以及趙王的膽怯和趙國的弱小。
D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的膽識懾服了秦王,他表現(xiàn)得不卑不亢,反擊得有理有節(jié)。這么做的外部原因是背后有趙國的“
盛兵”
和廉頗的支持。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5
分)
(2
)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5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4
、C
(靡:退卻)
5
、D
6
、B
(廉頗并沒有親自到澠池,故“
保駕”
的說法不準確)
7
、(1
)秦王派遣使臣告訴趙王,想同趙王和好,約他在黃河以西的澠池相會。(“
使”“
使者”“
為好”
、狀語后置句各1
分,句意1
分)(2
)在這時相如上前獻上瓦盆,接著跪下請求秦王。秦王不肯敲瓦盆。(“
于是”“
前進”“
因”“
擊”
各1
分,句意1
分)
參考譯文:在這以后,秦國攻打趙國,奪取了石城。第二,又攻打趙國,殺了二萬人。
秦王派遣使臣告訴趙王,想同趙王和好,約他在黃河以西的澠池相會。趙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議后對趙王說:“
大王不去,就顯得趙國太軟弱而膽怯了。”
趙王于是決定赴會。由藺相如隨從。廉頗送到邊境,與趙王拜別說:“
大王此行,估計全部行程和會見的禮節(jié)完畢,到回來,不過三十天。三十天不回來,那就請允許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王要挾的念頭。”
趙王答應了他。于是和秦王在澠池相會。
秦王喝酒喝到暢快時,說:“
我私下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彈彈瑟吧。”
趙王只好為他彈瑟。秦國的史官上前記道:“
某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相會飲酒,令趙王彈瑟。”
這時藺相如走上前去說:“
我們趙王也私下聽說秦王善于演奏秦國樂曲,請允許我獻上瓦盆給秦王敲,以此相互娛樂。”
秦王大怒,不答應。在這時相如上前獻上瓦盆,接著跪下請求秦王。秦王不肯敲瓦盆。相如說:“
在這五步之內(nèi),請讓我把頭頸里的血濺到大王身上!”
秦王左右侍衛(wèi)要殺相如,相如瞪著眼怒視他們,侍從都被嚇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興,為趙王敲了一下瓦盆。相如回頭召呼趙國的史官寫道:“
某某月某日,秦王給趙王敲瓦盆。”
秦國的大臣們說:“
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為秦王祝福。”
藺相如也反擊道:“
請用秦國的國都咸陽為趙王祝福。”
秦王直到酒宴完畢,始終沒有在趙國頭上占到上風。趙國這期間也大規(guī)模地部置軍隊來防備秦國進攻,秦國不敢輕舉妄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641074.html
相關閱讀:“李宓①,字令伯”閱讀答案
《竇建德碑》閱讀答案
閱讀文言文:周執(zhí)羔,字表卿
《熊概》閱讀答案及翻譯
分析孔子主張的“約”和孟子主張的“約”有何不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