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中教師負面情緒的調控策略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教師的情緒不但影響自我的形象,還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然而,近年來教師因負面情緒的失控而引發(fā)師生關系惡化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因此,為人師者,必須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一、課堂教學中教師負面情緒的表現(xiàn)

教師負面情緒的表現(xiàn),大致可分為“三過”表情:一是面部表情“過冷”,表現(xiàn)為冷漠、無表情,重則似“結冰”;二是言語表情“過熱”,教師的語言暴躁,對學生過度發(fā)脾氣,甚至用挖苦、諷刺、訓斥等方式侮辱人格;三是軀體表情“過猛”,如拍桌子、摔凳子、撕本子、扔東西,甚至對學生動手動腳等。

從教學生活來看,教師接觸的是未成熟的學生,有時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達不到預定的期望水準或超出了可“容忍”限度而引發(fā)教師的負面情緒。而學校復雜的人際關系,超額的工作量,家長對教師工作的誤解、不配合也是引發(fā)教師負面情緒的因素。但是,一個人情緒的波動與自身的認知水平、價值觀、道德觀是密不可分的。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教師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處理方式,所產生的情緒也不相同。因此,身心健康與否,與人相處和諧與否,以及教師個人的修養(yǎng)等,都是影響教師情緒波動的內在因素。

二、教師負面情緒對課堂教學的影響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注定了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同時又是學生成長路上的榜樣和心理保健醫(yī)生。因此,教師課堂上的負面情緒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1.易導致學生恐慌和壓抑的心理

當教師以熱情的語氣肯定學生,用贊美的眼光激勵學生時,學生的心情自然會舒展、輕松,心里就會充滿幸福的喜悅和成就感;當教師一臉怒氣,對學生橫加指責、挖苦和嘲諷,學生則會恐慌,會處在壓抑、恐懼、憤怒等負面的情緒狀態(tài)。長此以往,必然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損害。

2.易導致教學目標偏離和效率低下

教師的負面情緒不僅影響學生的情緒與心境,而且也影響教學過程及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如果教師情緒低落,萎靡不振,課堂將死氣沉沉,學生昏昏欲睡。如果教師情緒激動,動不動就吹胡子瞪眼,斥責學生,不但使學生提心吊膽,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而且易使該課教學目標偏離。相反,如果教師情緒良好,就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質量就高了。

3.易導致師生之間的情感疏離與惡化

學生受到教師不良情緒的感染后,也會產生負面情緒,引起的學習效率低下、對教師有意見等負面狀況又將反饋到教師那里,從而導致師生之間情感的疏離。

三、教師自我控制負面情緒的策略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不能成為好教師!睂τ趯W生來講,教師的笑臉,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藍天。那么,教師如何對負面情緒進行自我控制呢?

1.要樹立新型學生觀,學會尊重和賞識學生

教師要樹立新型的學生觀,要把學生當作一個平等的主體來對待,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彼此無高低、尊卑之分。學生有時完不成作業(yè)、不能回答問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和做小動作,可能事出有因,不是故意而為之。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體察學生,尊重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通過講道理、擺事實,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本著一顆真愛的心,態(tài)度要和藹,語氣要平和,盡量少用反問句,就如朋友之間的交談。

2.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學會換位思考

學生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難免出錯。也可以說,人是在不斷糾錯中成長。因此,學生的錯誤舉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教師不必大發(fā)雷霆,要抱一顆寬容和大度之心,多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的處境著想。角度不同,看問題的思路也不同,站在學生的角度就會感受到他們所面臨的成長的煩惱、學習的壓力,從而也會對他們一些幼稚的想法、做法多一份理解,減少師生的矛盾與沖突,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處。

3.要培養(yǎng)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學會幽默

教師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遇到突發(fā)事件能及時妥善地處理,不亂發(fā)脾氣。恩格斯說過:“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yǎng)和道德上優(yōu)越的表現(xiàn)!睂處煻,幽默是一種調節(jié)課堂氣氛的手段。課堂上,教師可以幽默,幽默地把本應大發(fā)雷霆的事一句帶過,幽默地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幽默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拉近師生關系。但是,要讓課堂教學充滿幽默,教師一定要保持樂觀、開朗的心境,即使面對課堂上走神的學生也要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不能過于暴躁;同時,教師平時要博覽群書,只有廣擷博采,才能信手拈來各種時事、典故,隨心所欲點綴成幽默。

4.要提升自身情緒管理能力,學會“制怒”

情緒管理和調控不是要去除或壓抑情緒,而是及時調整情緒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說,在適當的情境以適當的表達方式表達適當的情緒。我們可以嘗試以下三種方法:一是“靜一靜”,靜下心來,先做幾次深呼吸,一分鐘后再開口;二是“冷一冷”,不妨把事情放一放,下課后再慢慢解決,或改天再討論,等大家都想明白了再處理;三是“移一移”,可以第一時間有意識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動上去,轉移到與學生的交流談心上,轉移到與課堂教學有關的話題上,給自己空間和時間冷靜下來。

(作者:方幼幼,來自:浙江教育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776091.html

相關閱讀:數學學習的常見的幾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