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清照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抒情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落盡,猶賴有梨花。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箋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相關內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池塘邊香草芬芳,一片綠油油的庭院,有些陰涼。在這晴朗的傍晚,絲絲寒意侵透薄薄的窗紗。詞人此刻的心思恰似池塘的水,在晴朗的傍晚,斜陽映紅的表面,深藏著無邊的思緒,有故國之思,有親人之眷念,還有對朋友的向往。而這些都不在,自己就像香草一樣,孤獨的芬芳,在漸行漸濃的秋天里,逐日的凋零。

注釋
①芳草,香草,一種能散發(fā)芬芳香氣的植物。 漢? 班固《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蜀 ! 后蜀?毛熙震《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綠萋萋! 明? 沉鯨《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边@里詞人以芳草自喻,有忠貞賢德之意。
②玉鉤,新月。 南朝?宋?鮑照 《?月城西門廨中》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 唐?李白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詩:“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宋?張元干 《花心動?七夕》詞:“斷云卻送輕雷去,?林外,玉鉤微吐! 明?無名氏 《還帶記?二郎誚裴》:“?影蕩銀河,漾清光,映碧波,玉鉤斜掛,冰輪墮!
③管是,必定是;多半是。宋?曾覿《醉落魄》詞:“百般做處百?愜,管是前生,曾負你?業(yè)!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這妮子慌忙則甚那?管是媽媽使來?!” 元?詹玉 《清平樂》詞:“管是夜來渾不睡,那更今朝早起!
④?,語氣詞,相當于現(xiàn)在的啊。
⑤天涯海角,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 。這里借指被淪陷金統(tǒng)治的宋都的大好河山。唐? 白居易《潯陽春三首》:春生何處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⑥酴?,本是酒名,亦作“ 酴? ”,這里指花名。以花顏色似之,故取以為名。酴?,屬薔薇科落葉小灌木,于暮春時(-月)開花,有香氣。《全唐詩》卷八六六載《題壁》詩:“禁煙佳節(jié)同游此,正值酴?夾岸香! 宋? 陸游《東陽觀酴?》詩:“ 福州正月把離杯,已見酴?壓架開。” 宋 ?姜夔 《洞仙歌?黃木香贈辛稼軒》詞:“鵝兒真似酒,我愛幽芳,還比酴?又嬌絕。” 清? 厲鶚 《春寒》詩:“梨花雪后酴?雪,人在重簾淺夢中!
⑦勝,優(yōu)美之意,一如今天的旅游勝地。
⑧箋花,比喻美妙的詞章。 唐?李元?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饌玉趨丹禁,?花降紫墀!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滿庭芳,因唐?吳融“滿庭芳草易黃昏”詩句而得名。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等。有平韻、仄韻二體。平韻正體為雙調九十五字,上下闋各四平韻, 或上闋四平韻,下闋五平韻。轉調,據《詞學概說》里說,一個詞牌都有一個宮調,凡是改變原來句式或者增減字數的,稱為轉調。李清照這首《滿庭芳》就是這樣。

  易安寫這首詞已經是歲,也就是南宋初期(年),易安通過回憶當年的“勝賞”,將過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涼憔悴作對比,寄托了故國之思。 “詞苑千載,盛開只一女兒花!崩钋逭,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女詞人。這與她經歷了國破家亡的經歷是分不開的。李清照開創(chuàng)了女作家愛國主義創(chuàng)作的先河,為后世留下了一個女性愛國的光輝典范。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

  池塘邊香草芬芳,一片綠油油的庭院,有些陰涼。在這晴朗的傍晚,絲絲寒意侵透薄薄的窗紗。詞人此刻的心思恰似池塘的水,在晴朗的傍晚,斜陽映紅的表面,深藏著無邊的思緒,有故國之思,有親人之眷念,還有對朋友的向往。而這些都不在,自己就像香草一樣,孤獨的芬芳,在漸行漸濃的秋天里,逐日的凋零。

  芳草,香草,一種能散發(fā)芬芳香氣的植物。 漢? 班固《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蜀 ! 后蜀?毛熙震《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綠萋萋。” 明? 沉鯨《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边@里詞人以芳草自喻,有忠貞賢德之意。

  晚晴,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梁 ?何遜 《春暮喜晴酬袁戶曹苦雨》詩:“振衣喜初霽,褰裳對晚晴! 唐?高適 《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 明?唐寅 《題畫》詩:“草閣吟秋倚晚晴,云山滿目夕陽明!

  “玉鉤金鎖,管是客來?。”

  彎彎的月牙點亮夜空,門上的金鎖靜靜的低垂。如若往日,必定是有朋友來啊,我們一起賞月,淺酌低唱。南渡以后的李清照,經歷了國破后的顛沛流離,相愛的丈夫已經離去。短短數語,不加修飾的白貓,口語的信守拈來,渾然天成,凄涼憔悴之處境,讓人不忍卒讀。平淡的景致,穿透而來的是故國之思,沒有深厚的語言駕馭能力是辦不到的。古人之于月,可思、可念、可愛更可恨和怨,無數關于月的詩詞佳句不斷。易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shiju/34352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