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中學學科中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門課,常常聽到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說其他幾門課我都有一定的把握,就是物理心里一點底都沒有。沒有人因為2001、2002年物理高考最難,而2003年高考物理較容易而改變這一看法,F(xiàn)在有許多學生一致認為2003年高考物理相對容易,2014年高考物理就一定會難,暑假就買了許多書花費大量時間做題可心里依然沒底。實際上每門學科雖有各自的特點,但都是相通的,其他學科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物理學科也一定是行之有效的。埋頭大量做題囫圇吞棗,就會出現(xiàn)2001年高考有些考生物理考完之后的感嘆:高 三白讀了,白做了那么多題。高考是場選拔性的考試,定會出現(xiàn)一定新面孔的題,新面孔題可能是場景,條件、數(shù)據(jù)等是新的,讀懂題意解題方法依然是常規(guī)的。發(fā)出這些感嘆的同學并沒有真正學會學物理的方法。因此對2014年考生我想請你們在復習時注意以下幾點:
一、抓“雙基”(即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理解)
有許多同學說書上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我都知道,可做題總是出錯。他們對于基本知識都僅僅停留在背誦上,其實對于一個基本概念你應該知道:為什么要引入這概念,如何引入,定義、公式、單位與相關量的關系等。例如加速度概念:1、為了描述運動過程中速度的變化。2、考慮相同時間速度的變化量或相同的速度變化量所需時間。3、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與所需時間的比,即速度的變化率。4、單位:米/秒2。5、加速度與位移、速度的變化沒直接關系,即位移、速度或速度變化量大小與加速度大小無關,前者大加速度可能大也可能小。對于一個基本規(guī)律也應該知道:為什么要引進這個規(guī)律、成立條件、規(guī)律內容(包括文字、公式、圖像)、檢測(使用器材)。如牛頓第二定律:
1、為了描述物體的運動與力的關系。
2、慣性參照系、低速成立。
3、內容:F=ma。
4、實驗的檢測(略)。
對于規(guī)律的文字表述,公式或圖象要能熟練地互換,即知道公式或圖象應可以用文字表述出來,反之亦然。
即對一個物理概念、規(guī)律、現(xiàn)象應該追根溯源,這樣才可算是掌握基本知識。
二、注意圖象 圖象在表述物理規(guī)律或現(xiàn)象時,直接明了,F(xiàn)在高考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對于圖象應從四個方面去理解:
1、坐標軸的物理意義。
2、斜率的物理意義。
3、截矩的物理意義。
4、曲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
另外圖象也包括在分析某個物理問題時畫出草圖以助分析。例如2002年高考第七題,若能畫草圖分析結論應很明了的。
加速運動時,探測器的推力必須克服重力(萬有引力),同時在運動方向有一個分力,而勻速運動只要克服重力。答案為C。
三、善于小結 對于考試必須做一定量的題目以期解題熟練是應該的,但不注意小結無疑將事倍功半。做完題不要急于對答案,想一想題意是否理想正確,是不是有其他的解題方法,這道題與某道題或某些題相同點在什么地方,不同點在什么地方,對所做的題適當?shù)貧w類將會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新課實際上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如2001年第18題就是電路的分壓式。
我期望2014年考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出好成績。(作者:位育中學物理組張慶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xuexi/160161.html
相關閱讀:掘金之旅:高考二輪各科復習黃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