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湯,我們都會想到南方的煲湯,一鍋湯能煲上一天,又鮮又濃感覺每一滴都是精華。但對于寶寶來說,湯真的不算是營養(yǎng)輔食~因為湯的95%都是水分,營養(yǎng)密度很低。小寶寶的胃口本身就很小,胃全部被湯占據(jù)了,TA就會吃不下別的,久而久之就會導(dǎo)致營養(yǎng)不均衡,從而影響寶寶的正常發(fā)育。而且有些湯非常不適合寶寶喝!
這5種湯不能給寶寶喝!
1.骨頭湯!
很多寶媽都認為“以形補形”,多喝骨頭湯能補鈣,讓寶寶長大個。
但其實每100g的骨頭湯只含有4mg鈣,而1g芝麻醬就含11.7mg鈣,所以就算喝個水飽,也起不到什么補鈣的效果,還不如吃一小勺芝麻醬呢!
而且骨頭湯里面的脂肪含量很高、不容易消化,會增加寶寶腸胃的負擔,反而造成寶寶熱量過剩。
2.過于油膩的湯
雞湯、鴨湯確實很有營養(yǎng),但其中的脂肪含量也都比較高,尤其是鴨皮,脂肪含量達50%。
從營養(yǎng)角度來看,鴨皮、雞皮主要由結(jié)締組織構(gòu)成,而且其中絕大部分為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營養(yǎng)價值較低,油脂又含量多,盡量少給寶寶吃。
3.喝過于補的湯
很多人家在煮湯時,喜歡放一些滋補品或中藥材,大人喝的時候,也會給寶寶喝上一些。
但是,小寶寶的腸胃功能還很弱,大補的食物只會給寶寶的腸胃增加負擔,還可能導(dǎo)致營養(yǎng)過剩。有的寶寶喝了大補湯還會出現(xiàn)流鼻血的癥狀!
4.湯料包沖出來的湯
超市里有很多專門用來做湯的調(diào)料包,或是速溶湯。這些就千萬別給寶寶喝了。
因為湯料理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劑和鹽分,雖然喝起來很香濃,但是里面的雞肉、牛肉等口味,大部分是調(diào)制出來的,里面的干燥蔬菜也基本沒有什么營養(yǎng)價值了,這種湯連大人都要少喝。
5.長時間煲出來湯
煲湯時間越長,里面的營養(yǎng)成分就越低,嘌呤的含量就越高,對寶寶身體非常不好。
一點兒湯都不能喝嗎?
其實寶寶在6個月以后,或添加輔食1個月以后,就可以嘗試喝一點雞湯、肉湯,但這僅僅是為了讓TA品嘗一種新的味道,而不是出于營養(yǎng)的角度。
而且1歲以內(nèi)的寶寶不適合經(jīng)常喝湯,湯里也不要放任何調(diào)味品,還要記得把多余的油分撇出去。
這2種喝湯的方式是錯誤的!
1.湯泡飯
有些寶媽覺得用營養(yǎng)的湯泡米飯,不僅味道好,寶寶更愛吃,還好消化。但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寶寶來講非常不健康。
吃飯時,我們會先把食物在口腔里充分咀嚼再咽下去,這個動作會給大腦傳遞一個“暗號”,讓胃、腸等部位做好消化食物的準備,使腸胃能對食物更好的消化吸收。
但如果給寶寶吃湯泡飯,湯和米飯混在一起,寶寶還沒經(jīng)過口腔咀嚼,就直接把食物吞咽進去了,這樣不僅加重了腸胃的負擔,使消化功能紊亂,而且還不利于寶寶學習咀嚼和吞咽能力。
2.只喝湯,不吃肉
很多寶媽都覺得肉湯在長時間熬煮的過程中,大量的鮮味物質(zhì)會溶解到湯中,口感特別好喝,比肉更有營養(yǎng)。所以就經(jīng)常只給寶寶喝湯,而很少吃肉本身。
但其實肉的營養(yǎng)遠遠高于湯!因為肉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鈣等營養(yǎng)成分,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了湯里,可以說90%的營養(yǎng)都在肉中。
所以,寶媽如果給寶寶做肉湯
最好多吃肉,而不是多喝湯!
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磷脂類,多吃肉肉有利于寶寶長個,還能提高抵抗力,促進生長發(fā)育。
平時你燉了湯,可以先讓寶寶吃肉,把肉切碎,再加一些碎碎的蔬菜,拌到軟米飯里,這樣寶寶吃下的每一口飯,都包含肉、菜和主食啦,營養(yǎng)非常均衡。等寶寶吃過飯后,再給寶寶喝幾口湯,但不要太多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youjiao/126916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