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種情況是,大多數五六歲的寶寶并不知道家里的積蓄是有限的,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掙來的。而兒童心理學家認為這個年齡段是給寶寶建立金錢觀的最佳時機。貨幣交換中還蘊涵著許多我們應該教給寶寶的價值觀。如果寶寶在童年時代就懂得怎樣明智地消費和節(jié)制自己的購買欲,很可能成為一個更有耐性更有計劃性的人,花錢方面如此,其他方面也是這樣。有心的爸爸媽媽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培養(yǎng)一個懂得合理消費的寶寶。
1、告訴寶寶錢的來處
要讓寶寶知道ATM機并不是一個印鈔機?梢赃@樣對寶寶解釋:ATM機就像寶寶的儲蓄罐,你要先把錢存進去,想用的時候才能有錢可拿。如果里面的錢用光了,你就得努力工作把錢掙回來,再放進去,這樣里面就又有錢了。要讓寶寶懂得家里的錢是有限的,并不是想買什么就能買什么的。花錢買東西之前得先考慮清楚買這樣東西的錢是不是夠,是不是應該買。
2、玩玩“花錢”游戲
可以畫一個圖表,在上面畫上各類家常用品和寶寶喜歡的食品、玩具,標上價錢,貼在冰箱上或者寶寶的房間里,讓他了解錢物的價值。幫助寶寶學習錢幣知識,經常跟他玩玩兌錢找錢的游戲。寶寶在幼兒園常常玩在超市購物的角色游戲,在那里,大家熱衷于扮演顧客、店員之類的角色,在家里可以換上一種玩法,著重培養(yǎng)寶寶對于金錢的概念。在鉛筆、橡皮、皮球、小熊上貼上價格標簽,然后,給他一些錢,讓他自己算算這些錢可以買什么,決定取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zaojiao/104177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