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教孩子如何坦然面對失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情景設定:

  游戲日前些日子,我們帶著孩子到朋友家串門。兒子抱著一個拿著麥克風的小熊玩得不亦樂乎。正在這時候,朋友的小女兒一把把麥克風小熊抓了過去,我兒子一下子就大哭起來,小臉兒憋得通紅。然后他就一邊跺腳,一邊把身邊的糖果和餅干統(tǒng)統(tǒng)扔在了地上。我當時羞愧地簡直無地自容。

  可能刺激到寶寶的因素

  ●分享受挫;

 ●受到了玩伴的挑釁;

  ●輸了游戲(尤其當寶寶和贏家有摩擦的時候)處理方法:

  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對寶寶來說,當事情沒有向所希望的那樣發(fā)展的時候,他們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此,家長要告訴孩子所有的游戲都是有輸有贏的,也只有這樣游戲才會有趣。在和寶寶做游戲的時候,家長不妨故意輸掉幾次,然后讓寶寶看看自己是如何面對輸贏的?梢赃@樣說,“雖然我輸了,但這個游戲還是非常有趣,也許下一次我能贏呢!

  告訴寶寶并非每一樣東西都可以分享

  小孩子往往不能忍受別人和自己分享每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這與自私不同,是天性使然。父母必須正視孩子的這一特點,在別的小朋友來家里玩之前,幫孩子把最喜歡的幾樣玩具收起來。父母的做法告訴孩子,你尊重他所喜歡的東西,但分享也是游戲的一部分。同時告訴寶寶,小朋友不會把寶寶的玩具帶回家。

  公平裁決

  如果你的小東西為了玩具和小伙伴打起架來,你應該立刻上前制止,然后告訴兩個孩子:你們要輪換著玩。這種說法比“讓著弟弟”要好得多,因為對孩子來說,后一種說法并不公平也難以接受。你需要扮演裁判的角色,以確保每隔一段時間兩個孩子便交換玩具。

  情景設定三:

  離開好玩的地方女兒兩歲半的時候,我曾經帶她去看過一次芝麻街的兒童話劇。演出結束以后,孩子死活也不肯離開,又哭又叫抱著劇院的椅子不撒手。講道理未果后,我不得不將她強行抱走,結果她從劇院一路哭鬧到停車場,直到被丟進車里、哭啞了嗓子才肯作罷。

  可能刺激到寶寶的因素

  ●活動結束或者從活動中退出;

  ●改變活動項目(如從看電視變成穿衣服上學)。

  處理方法:

  打好“預防針”

  被命令的感覺會讓孩子沮喪,因此家長在某件事情將要發(fā)生之前應該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會出現哪些情況,這樣就能讓寶寶覺得掌握主動權的是自己而不是爸爸媽媽。比如,“我們再玩三次滑梯就該回家了”,或者“吃完雪糕我們到外面去玩!

  制定規(guī)矩

  當孩子感到事情不在自己掌握的時候就容易大聲哭鬧、亂發(fā)脾氣。而規(guī)矩能給與他們必要的安全感。比如,當游戲日結束的時候,我們可以規(guī)定寶寶與其他小朋友握握手;從公園回家之前在噴泉邊玩一會兒水等等。

  休息一會兒

  完成一種活動,準備開始另外一種活動之前,父母可以帶著寶寶找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休息一會兒,平穩(wěn)一下心情。雖然這樣做有點耗費時間,但可以有效避免孩子過于興奮。

  經常給予表揚

  如果寶寶能夠不哭不鬧乖乖地跟著父母從小朋友家或者游樂園離開,我們就應該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剛剛的表現是正確的。我們可以說,“寶寶那么聽話,真讓媽媽驕傲”,或者,“今天玩兒得真高興啊!”小孩子都喜歡正面的評價,因此家長對于正確行為的關注和鼓勵能激勵孩子將優(yōu)點保持下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zaojiao/117254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