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從日本地震看日本防震教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923年日本神奈川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11時58分(當地時間),日本關東位于神奈川縣小田原附近相模灣內發(fā)生7.9級大地震。造成重大傷亡。圖為關東大地震場景。

  日本東北海岸宮城縣北部(北緯38度,東經142.9度)3月11日發(fā)生里氏8.9級地震,雖說到目前為止的死亡人數仍不到令人驚詫的數字(截止目前是50人),但其受關注程度絲毫不亞于任何一次地震,目前已有逾20國都已發(fā)出了海嘯警報。

  關于這次地震的影響,通過各大網站不間斷的報道也逐漸明晰起來。與之前的許多次災難一樣,只有災難來臨時,人們才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類的脆弱和對自然的敬畏。

  日本是個多地震國家。據統計,全球每年有10%的地震發(fā)生在日本及其周邊地區(qū)。千百年來,日本人民飽嘗了地震之苦。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qū)發(fā)生7.9級大地震。地震引起大火,在東京城內燒了三天,大半個城市化為灰燼,致使14.3萬人死亡,其中90%的人是被地震引起的大火燒死的,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毀滅性災難。

  僅在近幾十年中,又發(fā)生過不少大規(guī)模強烈地震。因而在日本防震教育非常深入,防震設備非常普遍。

  為加強地震監(jiān)測和研究,日本氣象廳在全國設置了3000個監(jiān)測點,建立了嚴密的監(jiān)測網絡。

  大地震催生了受過特別訓練的緊急消防援助隊等救援隊伍。一旦災害發(fā)生,他們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日本的防災教育充斥著報刊、電視、畫廊。在高聳入云的世界第一鐵塔??東京塔里,專門有一個展廳介紹地震知識。循環(huán)放映地震科教片,信手拈來的畫冊是地震專刊。

  在日本,有關防震抗災方面的知識教育相當普及。人們不僅要知道和了解地震等自然災害,更要掌握相應的防范技能。日本社會的各行各業(yè),經常會舉行各種形式的防震防火演習。

  日本各地還設有許多防災體驗中心,免費向市民開放,供人們親身體驗發(fā)生災害時的實況,了解避難方法。

  校園、公園、緩沖綠地等公共設施在災難事件發(fā)生時也都能成為避難所。

  從小培養(yǎng)防震抗災意識,是一個成功做法。如東京都內的小學,每個月都要舉行這類演習,以便小學生在真正遭遇地震等災難時,不但不會慌亂,而且還知道如何規(guī)避和救助。

  在日本,人們的防震意識已經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家里稍高一些的家具,為了防止它在地震時倒下來砸傷人或物,都有專門裝置把這些家具與墻壁固定著。而擺放的音響、電視、易損壞的工藝器皿等,在其四角都有防滑的膠皮墊。

  為提醒人們地震危險時刻存在,位于兵庫縣南部的野島斷層被保存起來,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北淡震災紀念公園。

  無論走到哪里,不管是工廠、旅店還是娛樂場所。在高大的建筑物里,都有醒目的防災標志,到處可見赫然的紅字??“避難口”。不管樓房里的電梯多么方便,順著“避難口”所指方向,總可以找到人行樓梯。

  日本地震發(fā)生的當日,整個世界都震動了。這尤如一記警鐘,告誡人類不可妄自尊大,不可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明天的歷史還會繼續(xù),世界仍會如常地運轉,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哪天地球將會停轉,但我們可以做的是更加善待這個星球,善待周圍的人們,以謙卑的心態(tài)面對不測的未來。

  來源:新京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zaojiao/65363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