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湖泊作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初一地理總結之湖泊作用】,地殼構造運動、冰川作用、河流沖淤等地質作用下,地表形成許多凹地,積水成湖。

  作用

  內陸盆地中緩慢流動或不流動的水體。嚴格區(qū)分湖泊、池塘、沼澤、以及其他非海洋水體的定義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然而,一般可以認為,河流運動比較快;沼澤內生長著大量的草、樹或灌木;池塘比湖泊小。按照地質學定義,湖泊是暫時性水體。在全球水文循環(huán)過程中,淡水湖作用極小,其水量僅占全球總水量的0.009%,尚不足陸地上淡水總量的0.0075%。然而,淡水湖98%以上的水量是可供利用的。全球湖泊淡水總量為125,000立方公里(30,000立方哩),大約4/5的淡水儲存在40個大湖中。盡管湖泊遍布全世界,但北美洲、非洲和亞洲大陸的湖泊水量就占世界湖水總量的70%,而其余的大陸湖泊較少。

  總結:中國習慣用的陂、澤、池、海、泡、蕩、淀、泊、錯和諾爾(淖爾)等都是湖泊之別稱。湖泊稱呼不一,多用方言稱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huzhong/177300.html

相關閱讀:備戰(zhàn)中考地理的知識點總結大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