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之生于憂患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三語文總結之生于憂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出自中國著名儒家典籍《孟子》,題目是后人所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總結:文章采用舉例和道理論證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觀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huzhong/234364.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之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