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歷史上“大危機”與“新政”講解】下面是對歷史上“大危機&rdquo 中考;與“新政”知識的講解,希望同學們對下面的內容熟練的掌握。
“大危機”與“新政”
一、1929—1933年經濟危機
1、經濟危機爆發(fā)的原因:①直接原因:人民的消費能力不足導致生產相對過剩;
②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2、首先爆發(fā)的國家:美國,然后迅速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3、經濟危機的特點:①持續(xù)時間長;②影響范圍廣;③破壞性大
4、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yè)生產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國際貿易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業(yè)人數達到3000萬人以上,引發(fā)嚴重的政治危機。
5、影響最大的國家:美國、德國
6、為擺脫經濟危機各國選擇的道路:美國“羅斯福新政”;德國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二、羅斯福新政
1、背景: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蕩。各國資產階級紛紛尋找出路。
2、目的:為了消除經濟危機 時間:1933年
3、新政的主要內容:①財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頓銀行,恢復銀行信用;②工業(yè)方面:實行產業(yè)復興法,籌劃大規(guī)模的公共工程的興建,刺激消費和生產;③農業(yè)方面:縮減農業(yè)產量,補償農民的損失,復興農業(yè)。
4、特點(手段):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新”的地方)
5、新政的中心措施:對工業(yè)的調整。制定《產業(yè)復興法》(《全國工業(yè)復興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礎),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yè)生產的控制與調節(jié)。
6、評價羅斯福新政:①取得了顯著成效,使美國度過了危機,經濟緩慢恢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jié),開創(chuàng)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guī)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③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④但由于產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矛盾,也無法使美國避免新的危機。
7、新政的實質:是一種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
8、新政的局限性:沒有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
通過上面對“大危機”與“新政”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們進行更多的知識內容講解學習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huzhong/67725.html
相關閱讀:中考歷史知識點總結清單之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