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此朝食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
意思:先把敵人撲滅掉再吃早飯。形容急于殲滅敵人的心情和必勝的信心。朝食:吃早飯。
年齡時,齊國的齊頃公統(tǒng)率雄師進攻魯國,接著又乘勝進攻衛(wèi)國。魯、衛(wèi)兩國都向晉國求援,晉景公就派?(xì)克為中軍主將,領兵前去抵御齊軍。
時值六月間,晉國和魯、衛(wèi)兩國的聯(lián)軍,挺進到靡笄山下(在今山東長清縣境)。齊頃公卻不把他們放在眼里,派人出陣挑釁。齊將高固也沖進晉軍,張牙舞爪,回營后,還在全營各處走馬兜圈,發(fā)動將士。接著雙方商定:來日凌晨決戰(zhàn)。
第二天,雙方部隊在?(ān)(今山東歷城縣境)列陣會戰(zhàn)。齊頃公嚷道:“咱們且殲滅了敵人再回來吃早飯!”他連身上的甲都不披,就沖出戰(zhàn)斗。這一場戰(zhàn)役十分劇烈,成果齊軍卻吃了敗仗,自豪的齊頃公險些被俘。
齊頃公說的“剿滅了敵人再回來吃早飯”這句話,從鄙棄敵人、激勵斗志來說,倒是句豪言壯語。后來,這句話變作“滅此朝食”,成為一句成語,以形容急于毀滅敵人的心境跟必勝的信念。 讀書筆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iyu/9361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