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新課標的改革,直接反映在新教材的編寫模式上。伴隨著新教材的全面使用,高中生物教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認真學習和研究新教材,對貫徹新課標的精神、對指導中學生物學教學的改革,貫徹落實素質(zhì)教育,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現(xiàn)代人才的教育觀、教學觀,有著十分重要意義。本文從新教材課后復習題的編寫出發(fā),總結了復習題編寫的特點,論述新教材與新課標、素質(zhì)教育的關系。
關鍵詞:新教材;復習題編寫;新課標;素質(zhì)教育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課后 習題設置了 “基礎題”、“拓展題”、 “概念檢測”、 “概念圖”、“知識遷移”以及“技能應用”等題型,改變了以往教材中題型單一的情況,從不同角度訓練學生對所學知 識的鞏固與應用,很好地體現(xiàn)了課 標的理念。但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 是和學生簡單對對答案而 已 ,使習 題的功能沒有被充分發(fā)揮出來。為此,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
1.利用“概念檢測”促進學生概念的形成
在新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概念 均以黑體字的形式出現(xiàn),以突出學生對概念的感知,課后的習題中也 設置了諸如“概念檢測”的題目,強化學生對概念的掌握。但如果教師僅僅將概念直接“拋”給學生,告訴他們“這些概念很重要”,或只是利用課后習題進行簡單的鞏固訓練,效果不一定理想。如果教師能夠在講述概念前讓學生先接觸這些習題,讓學生根據(jù)對習題的判斷與分析,自主建構起相關的概念,則概念學習會發(fā)生一些實質(zhì)性的變化。例如在學習“相對性狀”時,筆者先讓學生分析課后的一道習題:下列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人的身高與體重 B.兔的長毛與短毛
C.貓的白毛與藍眼 D.棉花的細絨與長絨
出示題目后,筆者要求學生思考兩個問題:(1)說說你的答案及判斷依據(jù);(2)根據(jù)你對本題的分析,嘗試給“相對性狀”下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結果,學生不僅很快得出了答案,而且根據(jù)題目對“相對性狀”作出了“同種生物、同種特征、不同的表現(xiàn)形態(tài)”的定義。在這里,學生對概念的獲得是建立在自己分析的基礎上主動建構起來的,這比教師直接給出、學生被動接受所獲得的理解,效果要好得多。
2.利用“基礎題”和“拓展題”訓練學生的解題技巧
習題的功能在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鞏固與應用,受版面的限制,教材不可能安排足夠多的習題供學生復習。如果教師能對教材中的習題進行深入挖掘和研究,進行適當?shù)?“一題多解”或 “一題多變 ”,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也可以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1) “一題多變”。例如在學習完《孟 德爾的豌豆雜交實 驗 (一)》后,筆者對課后的一道習題進行了如下的變換:
【原題】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藍色的,褐色是由顯性遺傳因子控制的,藍色是由隱性遺傳因子控制的。已知一個藍眼男人與一個褐眼女人 (這個女人的母親是藍眼)結婚,這對夫婦生下藍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8 D.1/6
【變式一】人眼的虹膜有褐色藍色的,褐色是由顯性遺傳因子制的,藍色是由隱I生遺傳因子控制的。已知一個藍眼男人與一個褐女人 (這個女人的母親是藍眼)結婚 ,這對夫婦生下藍眼孩子的可性是( )
A.1/2 B.1/4 C.1/8 D.1/6
【變式二】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藍色的,褐色是由顯性遺傳因子控制的,藍色是由隱性遺傳因子控制的。已知一個藍眼男人與一個褐眼女人 (這個女人有一個藍眼的哥哥,且雙親均為褐眼)結婚 ,這對夫婦生下藍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8 D.1/6
【變式三】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藍色的,褐色由顯性遺傳因子控制,藍色由隱性遺傳因子控制。大約在 70個人中有 1個褐眼基因雜合子,已知一個褐眼男人與一個褐眼女人 (這個女人的母親是藍眼)結婚.這對夫婦生下藍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變式四】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藍色的,已知一個褐眼男人與一個褐眼女人 (這個女人的母親是藍眼)結婚,這對夫婦生下一個藍眼女孩 。據(jù)此可以推測顯性性狀是 。
【變式五】人眼的虹膜有褐色 的藍色的,褐色是由顯性遺傳因子 控制的,藍色是由隱性遺傳因子控 制的。已知某男人與一個褐眼女人 (這個女人的母親是藍眼 )結婚 生下一個藍眼女孩,求該男子的表現(xiàn)型及基因組成。
【變式六】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藍色的,褐色是由顯性遺傳因子控制的,藍色是由隱性遺傳因子控制的。已知一個藍眼男人與一個褐眼女人 (這個女人的母親是藍眼結婚,這對夫婦生下一對異卵雙胞胎女孩。請問:
(1)兩個女孩均為褐眼的概率是多少?
(2)兩個女孩分別為一藍一褐的概率是多少?
上述變式習題基本上涵蓋了與 “分離規(guī)律”有關的各種題型 ,通過訓練 ,學生既鞏固所學的內(nèi)容,又可以掌握各種題型的特點及解答技巧,同時又避免了因為題海戰(zhàn)術帶來的學習負擔,使課后習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其輻射功能,確實是起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2) “一題多解”。
一題多解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同時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的契機和途徑之一。例如 《遺傳與進化》第 1章 “自我檢測”中有這樣一道習題:
【原題】: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aaBb的個體雜交,F(xiàn)。的表現(xiàn)型比例是( )
A.9:3:3:1 B. 1:1:1:1 C. 3:1:3 :1 D. 3:1
在與學生分析這道題時,筆者要求學生進行靈活思考,試試最多能用幾種方法進行求解。結果,學生好勝的心理被有效激發(fā),他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并最終想出了以下幾種方法:
【解法一】逐個列舉法 (如棋 盤法、分枝法)。AaBb X aaBb后代 (F1 )共有四種表 現(xiàn)型 :AaD :Aabb:aaB :aabb=3/8:1/8:3/8:1/8=3:1:3:1。答案:C
【解法二】表現(xiàn)型計算法。Aa X aa一后代表現(xiàn)型比為 1:1;Bb X Bb后代表現(xiàn)型比為 3:1,則AaBb X aaBb后代表現(xiàn)型為(1:1)X(3:1)=3:1:3 l。答案:C
【解法三】基因型統(tǒng)計法。AaBb X aaBb后代的基因型數(shù) 目為2 × 4=8種,表現(xiàn)型比例之和=基因型數(shù)目。上述選項中,只有 C選項符合題意。
【解法四】排除法。根據(jù)前面 的學習可知,如果后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 9:3:3:l,則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X AaBb;如果后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 1:1:1 :1,則親本的基因型可能為 AaBb X aabb、aaBb X Aabb。與題干不符,可排 除 A、B兩項 。又由于AaBb X aaBb后代表現(xiàn)型有4種,因此也可排除D 選項。正確答案應為C。
學生們的四種解法分別從不同的思考角度進行了求解 ,可見 “一題多解”確實促進了同學們靈活運 用各種與自由組合規(guī)律有關的計算方法 ,同時通過對這些方法 的比 較,也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解題中尋找快速、簡捷的解題思路。
3.利用 “畫概念圖”幫助學生建構良好的知識網(wǎng)絡
“畫概念圖”是新教材課后習題一個非常突出的創(chuàng)新點 ,旨在通過引導學生畫概念圖,促進他們對概念進行梳理和比較 ,以獲得更深刻的理解。在復習課的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在引導學生完成概念圖的同時也嘗試構建新的概念圖,能促進他們良好知識網(wǎng)絡的形成。
例如 《遺傳與進化》第 2章“自我檢測中”設置了一道 “畫概念圖”的習題 (右圖):
在完成本題后,筆者要求學生仿照本題的形式,對以往學過的一些涉及比較多概念的知識點 (例如“遺傳與變異”)進行概括,嘗試畫一個比較合理的概念圖供大家學習參考。
我們非常欣喜的看到學生構建 出一個個富有個性的概念圖,由于學生對概念掌握的程度不同,這些概念圖的復雜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值得肯定是,通過對概念圖的建構,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畫概念圖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體系也在不斷地形成和被建構 ,這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無疑起著 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課后習題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途徑和豐富素材,如果教師能巧妙地利用這些習題,靈活地運用到教學中,一定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發(fā)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174036.html
相關閱讀:高考生物復習之高三生物易錯知識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