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塞下曲?蟬鳴空桑林》原文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guān)道。
出塞復(fù)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xué)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王昌齡《塞下曲?蟬鳴空桑林》注釋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陜西一部分。
2、游俠兒:指恃武勇、逞意氣而輕視性命的人。
3、矜:自鳴不凡。
王昌齡《塞下曲?蟬鳴空桑林》翻譯
知了在枯禿的桑林鳴叫,八月的蕭關(guān)道氣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氣候變冷,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盡是黃黃蘆草。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莫學(xué)那自恃勇武游俠兒,自鳴不凡地把駿馬夸耀。
王昌齡《塞下曲?蟬鳴空桑林》賞析
《塞下曲?蟬鳴空桑林》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詩詞作品,這首樂府歌曲是寫非戰(zhàn)的。詩由征戍邊塞庶幾不回,而告誡少年莫夸武力,抒發(fā) 非戰(zhàn)之情。寫邊塞秋景,無限蕭煞悲涼,寫戍邊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勸世上少年、 聲聲實在,句句真情!皬膩碛牟⒖,皆共塵沙老”,與王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可謂英雄所見,異曲同工,感人至深。
王昌齡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圣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齡的邊塞詩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guān)懷,體現(xiàn)了詩人寬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王昌齡在寫作方式上擅長以景喻情,情景交融。這本是邊塞詩所最常用的結(jié)構(gòu),但是詩人運用最簡練的技巧,于這情境之外又?jǐn)U大出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在最平實無華的主題之中凝練出貫穿于時間與空間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
王昌齡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shiju/1082666.html
相關(guān)閱讀:杜甫《閿鄉(xiāng)姜七少府設(shè)膾戲贈長歌》原文及翻譯 賞析
韋應(yīng)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及翻譯 賞析
宋史?李芾傳原文翻譯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原文及翻譯 賞析
戰(zhàn)國策?魏四?魏秦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