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的《九日》
重陽獨酌杯中酒,扶病起登江上臺。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賞析
此是大歷二年(767)重九日在夔州登高之作。詩人接洽兩年來客寓夔州的事實,抒寫自己玄月九日重陽登高的感嘆,思惟境界和藝術(shù)成就,都遠(yuǎn)在個別登高篇什之上。
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濃郁的生活情趣。詩人在客中,重陽到來,一時髦致勃發(fā),抱病登臺,獨酌杯酒,觀賞九秋佳色。詩人酷好飲酒、酷愛生活的情態(tài),便在詩行中活現(xiàn)。
頷聯(lián)詩筆頓轉(zhuǎn)。重九喝酒賞菊,本是古代高士的傳統(tǒng),可是詩人因病戒酒,雖“抱病”登臺,卻“無分”飲酒,遂也無心賞菊。于是詩人向菊花發(fā)號施令起來:“菊花從此不須開”!這一帶著較強烈主觀情緒的詩句,妙趣神來,似乎有些率性,剛好證實詩人既喜飲酒,又愛賞菊。而詩人的任性使氣,顯然是他艱巨困苦的生活遭受使然。這一聯(lián),杜甫奇妙地應(yīng)用借對(亦即所謂“虛實對”),借“竹葉青”酒的“竹葉”二字與“菊花”絕對,“蕭散不為繩墨所窘”(《詩人玉屑》),被稱為杜律的創(chuàng)格。菊花雖是實景,“竹葉”卻非真物,然而因為字面工整貼切,特殊顯得新穎別致,全聯(lián)遂成為從來傳誦的。
頸聯(lián)進一步寫詩人注視遐思,因景傷情,牽動了萬千愁緒。詩人單身飄泊異地,日落時候聽到一聲聲黑猿的哭泣,不免淚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來,更輕易觸發(fā)詩人思親懷鄉(xiāng)的感情。詩頂用他鄉(xiāng)跟故園的物候作對比,很做作地流露了詩人心坎的隱秘:本來他對酒停杯,對花輟賞,并不僅是因為病肺,更是由于鄉(xiāng)愁撩人��!
尾聯(lián)以佳節(jié)思親作結(jié),遙憐弟妹,寄托飄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來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悲嘆本人身遭戰(zhàn)亂,朽邁多病。詩人一邊咒罵“干戈”象逼命似的接連產(chǎn)生,一邊可惜歲月不停地催人走向逝世亡,對造成生涯悲劇的本源──“干戈”,發(fā)泄出更多的不滿情感。這恰是詩人傷時憂國的思維情感的直接吐露。
此詩由因病戒酒,對花發(fā)慨,黑猿哀啼,白雁南來,引出懷念家鄉(xiāng),憶想弟妹的情懷,進而表示遭逢戰(zhàn)亂,衰老催人的感傷。結(jié)尾將詩的主題升華:詩人登高,不僅僅是思親,更多的是傷時,正所謂“杜陵有句皆憂國”。此詩全篇皆對,語言天然流轉(zhuǎn),蒼勁有力,既有氣概,更見性格。句句講詩律卻不著痕跡,很象在寫散文;直接發(fā)談?wù)摱?lián)合形象,絕不覺得單調(diào)。寫景、敘事又能與詩人的憂思關(guān)合很緊。筆端蓄聚感情,主人公躍然紙上,頗能顯示出杜甫夔州時代七律詩的悲壯作風(fē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shiju/84682.html
相關(guān)閱讀: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全詩賞析
重陽節(jié)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_全詩賞析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_全詩賞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