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匠①各省俱有,而寧波尤多。今京城內(nèi)外成衣者,皆寧波人也。昔有人持匹帛②命成衣者裁剪。遂詢主人之性情、紀、狀貌并何得科第,而獨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長而后短;老科第者,其心慵③,背必傴④,需前短而后長。肥者其腰寬,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緩者⑤宜衣長。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問耶!”
余謂斯匠可與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輒以舊衣定尺寸,以新樣為時尚,不知短長之理,先蓄覬覦⑥之心。不論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詩所謂“穩(wěn)稱身”者,實難其人焉。
(選自清·錢泳《履園叢話》)
【注釋】
①成衣匠:裁縫。②帛:絲綢。③慵:慵困,精神不振。④傴:彎曲(曲背)。⑤緩者:指性子慢的人。⑥蓄覬(
jì
)覦(
yú
)之心:靠平時細心體察來積蓄。
【譯文】
裁縫這行當各地都有,而寧波人尤其多。現(xiàn)在京城內(nèi)外做衣服的,都是寧波人。從前有個傭人拿一匹絲綢讓裁縫裁剪。這個裁縫于是問主人的性情、紀、長相,而且問哪參加科舉考試以及等級等,卻單單不提衣服的尺寸。傭人感到很奇怪。這個裁縫說:“青科考中舉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著胸,衣服需前身長而后身短;老科考中舉的人,他的心情一定疲懶,背一定彎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長;胖人他的腰寬,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適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適合穿長衣服。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問呢!”
依我看,可與這個裁縫談?wù)撟鲆路牡览砹恕,F(xiàn)在一般的裁縫,總是比照舊衣服定尺寸,拿新樣式當時髦,不懂得衣服長短的道理,倒先存著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不論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詩里所說的“穩(wěn)稱身”那么妥貼合身,實在太難為現(xiàn)在的裁縫了。
【閱讀訓(xùn)練】
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
1
)成衣匠各省俱有
(
2
)并何得科第
(
3
)余謂斯匠可與言成衣矣
(
4
)所謂“隱稱身”者
2.
下列句中與“今京城內(nèi)外成衣者,皆寧波人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
北山愚公者,且九十。
B.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C.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D.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3.
對于“ 至于尺寸,成法也”這句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至于量尺寸,要遵守法律。
B.
至于高矮尺寸,都有一定的法則。
C.
至于高矮尺寸,要懂得衡量的方法。。
D.
至于尺寸長短,要制定法規(guī)
4.
這段文言文從“量體裁衣”主要說明什么?
5.
這篇小短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
1.
(
1
)都
(
2
)考中
(
3
)這個
(
4
)適合,符合
2.D 3.B
4.
要善于體察對象,揣摩心理,把握特點,對機應(yīng)變,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來辦事。
5.
先敘后議。敘述簡樸,重點寫成衣匠語言,議論明確,令人深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chuzhong/369787.html
相關(guān)閱讀:《宋定伯捉鬼》閱讀答案(附翻譯)
《劉邦論得天下之道(8分)》閱讀答案
初中文言文《成衣》閱讀答案(附翻譯)
《岳陽樓記》《愛蓮說》比較閱讀答案
周敦頤《愛蓮說》毛澤東《卜算子?詠梅》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