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與“欲望”漫談
莫言
①中國的圣人孔夫子說過:“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貧困者羨慕并希望得到富貴,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當?shù)挠,但不用正當(shù)姆椒ǖ玫降母毁F是不應該享受的。貧困是人人厭惡的,但不用正當?shù)氖侄螖[脫貧困是不可取的。
②時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前的教導,早已變成了老百姓的常識,但現(xiàn)實生活中,用不正當?shù)姆绞矫撠氈赂坏娜吮缺冉允牵貌徽數(shù)姆绞矫撠氈赂坏珱]受到懲罰的人比比皆是。
③人類的欲望是填不滿的黑洞。漁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馬上就要木房子……她甚至讓那條能滿足她欲望的金魚做她的奴仆,這就越過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過大,必然爆破。凡事總有限度,一旦過度,必受懲罰,這是樸素的人生哲學,也是自然界諸多事物的規(guī)律。民間流傳的許多具有勸誡意義的故事都在提醒人們克制自己的欲望。據(jù)說印度人為捕捉猴子,制作一種木籠,籠中放著食物。猴子伸進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來。要想拿出手來,必須放下食物,但猴子絕對不肯放下食物。猴子沒有“放下”的智慧。人有“放下”的智慧嗎?有的人能抵擋金錢的誘惑但未必能抵擋美女的誘惑,有的人能抵擋金錢美女的誘惑,但未必能抵擋權力的誘惑,人總是會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東西,這就是人的弱點,也是人的豐富性所在。
④要控制人類的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還是法律,法律如同籠子,欲望如同猛獸。人類社會千百來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學與人的貪欲的搏斗。盡管不時有猛獸沖出牢籠傷人的事件,但基本上還是保持了一種相對的平衡。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實現(xiàn);國與國之間的和平關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實現(xiàn)。一個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釀成兇殺;一個國家的欲望失控,那就會釀成戰(zhàn)爭。由此可見,國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個人控制自己的欲望還要重要。
⑤一百多前,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國的口號,三十多前,中國的政治家提出科技興國的口號。但時至今日,我感到人類面臨著的最大危險,就是日益先進的科技與日益膨脹的人類貪欲的結合。在人類貪婪欲望的刺激下,科技的發(fā)展已經(jīng)背離了為人的健康需求服務的正常軌道,而是在利潤的驅動下瘋狂發(fā)展以滿足人類的的病態(tài)需求。我們把地球鉆得千瘡百孔,我們污染了河流、海洋和空氣,我們擁擠在一起,用鋼筋和水泥筑起稀奇古怪的建筑,將這樣的場所美其名曰城市,我們在這樣的城市里放縱著自己的欲望,制造著永難消解的垃圾。
⑥在這樣的時代,我們的文學其實擔當著重大責任,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類的責任,我們要用我們的作品告訴人們,尤其是那些用不正當手段獲得了財富和權勢的富貴者們,他們是罪人,神靈是不會保佑他們的。我們要用我們的作品告訴那些有一千條裙子,一萬雙鞋子的女人們,她們是有罪的;我們要用我們的作品告訴那些有十幾輛豪華轎車的男人們,他們是有罪的;我們要告訴那些置買了私人飛機私人游艇的人,他們是有罪的,盡管在這個世界上有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但他們的為所欲為是對人類的犯罪,即便他們的錢是用合法的手段掙來的。
⑦我們應該用我們的文學作品向人們傳達許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蓋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我們要讓人們記起來,在人類沒有發(fā)明電燈前,近視眼遠比現(xiàn)在少。在沒有電視前,人們的業(yè)余時間照樣很豐富。我們要通過文學作品讓人們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們失去了旅游的快樂,通訊的快捷使人們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過剩使人們失去了吃的滋味。我們要通過文學作品告訴人們,沒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發(fā)展,沒有必要讓動物和植物長得那么快,因為動物和植物長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沒有營養(yǎng),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藥。我們要通過文學作品告訴人們,在資本、貪欲、權勢刺激下的科學的病態(tài)發(fā)展,已經(jīng)使人類生活喪失了許多情趣且充滿了危機,我們要通過文學作品告訴人們,悠著點,慢著點,十分聰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給子孫。
⑧我們的文學真能使人類的貪欲,尤其是國家的貪欲有所收斂嗎?結論是悲觀的,盡管結論是悲觀的,但我們不能放棄努力,因為,這不僅僅是救他人,同時也是救自己。
(在東亞文學論壇上的演講——12月4日)(有刪節(jié))
15.閱讀全文,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本文論述思路。(6分)
16.根據(jù)文意,簡析第④段劃線句的表達效果,并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結構上的作用。(6分)
17.第⑥⑦兩段,都闡述了文學對于改變現(xiàn)實的意義和作用,但是角度不同,請根據(jù)作者的闡述加以概括。(6分)
(1)文學肩負的責任是:
(2)文學傳達的道理是: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答案網(wǎng)整理
15. 首先,由孔夫子的話引出關于貧富與欲望關系的論述;然后,從人類和國家等角度具體論證要控制貪欲及其意義。最后,闡述文學的意義和作用,呼吁用文學拯救人類的貪欲尤其是國家的貪欲。(每點2分,共6分)
16.此句將人們的欲望被法律束縛比喻為猛獸關在籠子里,(比喻分析1分)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法律對人們貪欲的制約作用。(作用2分)
第4段有承上啟下的作用。(1分)承接上文對人類應克制欲望的論述,(1分)引出下文對國家控制欲望的意義的論述。(1分)
17.(1)文學要使人們自覺克制欲望。(角度針對“人們”1分,表述2分)
(2)一個國家或社會不能因加快發(fā)展速度而影響人們的健康生活。(角度針對“國家”1分,表述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534813.html
相關閱讀:“科舉是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閱讀答案
《直面科學創(chuàng)新的文化障礙》閱讀答案
4則關于“移民”的材料閱讀及答案
論述類文本閱讀:王洪才《教育是何種善》附答案
《論自然美 李澤厚》閱讀答案